
市長亞當斯著力推動高科技執法,於22日宣布聲稱「完全自主」的保安機械人「K5 」,將在時報廣場地鐵站進行巡邏工作,卻引起了私隱倡議者的擔憂。
據《紐約時報》報道,重約400磅、站立高度5呎3呎的「K5」,是由總部位於加州的Knightscope公司製造。製造商把其描述為「完全自主的戶外保安機械人」,目前已應用於醫院、商場、機場、倉庫和賭場。市府公布,即將部署在最繁忙的時報廣場地鐵站。
「K5」配備了4個鏡頭,可以錄製視頻,但不會錄音,也不會採用臉部辨識技術。更重要的是,它完全符合市長亞當斯呼籲的削減預算計劃,租賃成本平均為每小時約9元。亞當斯自豪地說,「這低於最低工資,而且不用上廁所、吃飯的時間」。
機械人於22日晚上開始試點,並將用兩周時間繪製時報廣場車站的地圖。從午夜到早上6時,將由一名工作人員陪同並向公眾介紹。就像坊間的自動吸塵機一樣,K5設有充電底座。
在試點計劃完成後,K5預計將在車站夾層而不是月台上巡邏,成為「移動攝影機」,讓乘客可以隨時尋求幫助。
根據Knightscope指出,K5最高行駛速度為每小時3哩,可提供360度高清錄製,並播放音頻訊息。它將連接到地鐵中的Wi-Fi網路,當有人按下按鈕尋求幫助時,機器人會發出一系列蜂鳴聲,然後播放說「為了您的安全,內容可能會被錄音」。在推出新技術之際,紐約市地鐵客量正逐漸恢復。紐約市捷運局(NYC Transit)總裁戴維(Richard A.Davey)表示,本周每天有400萬名地鐵乘客,是3年來最多的一周。
亞當斯曾擔任地鐵巡邏警員,在競選市長期間,曾承諾將在不侵犯紐約人公民權利的情況下減少犯罪。在上任之後,他多次表態支持利用高科技加強執法,包括於勞工節周末部署無人機,以監視參加西印度日遊行的慶祝活動。
亞當斯表示,「公共安全和正義是實現更繁榮的先決條件,尤其是在我們的地鐵系統。當人們在地鐵和巴士感覺不安全,也會影響我們的經濟穩定。」
但是,私隱權倡導者仍然持懷疑態度。私隱及民權組織「監視技術監督計劃」(Surveillance Technology Oversight Project)的執行董事卡恩(Albert Fox Cahn)更加不屑一顧,形容是「裝上輪子的垃圾桶」。卡恩表示,他對K5最終可能採用臉部辨識技術持謹慎態度,「如果市長認為時報廣場現在沒有足夠的閉路電視,那麼他比我所想的更加脫離現實。」他指責亞當斯只著重公關噱頭,而不是真正的公共安全。
在記者會上,亞當斯與K5合影留念,他舉起手對著機器人做了一個「半心手勢」,因為K5沒有手臂,所以無法完成市長的心形圖案。

製造商指出,「K5」為「完全自主」的保安機械人。市長辦公室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