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旗下產品 漸趨人工智能化

谷歌將其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Bard帶到Gmail和YouTube等其他產品。美聯社

為了抵禦OpenAI和微軟在人工智能(AI)上的競爭威脅,谷歌周二(19日)宣布,Gmail、地圖和YouTube等旗下服務產品將引入該公司的AI聊天機器人Bard。讓用戶利用Bard搜尋他們的Gmail、地圖、YouTube、谷歌航班乃至Google Drive內資料,然後提供個人化規劃。

谷歌承諾保護用戶隱私,禁止真人檢查員檢閱Bard從Gmail或Drive取得的潛在敏感資料,同時承諾這些數據絕對不會用於針對個人興趣的廣告,成為谷歌的賺錢工具。

Bard功能擴充後,用戶可利用Bard搜尋Gmail帳戶內的資料,又可請它從地圖提供路線,在影音平台YouTube上尋找有用影片等。Bard又可幫助用戶從谷歌航班找出他們想要的旅遊資訊,從儲存Google Drive內的文件中抽取資料。

這次擴充是OpenAI和微軟所觸發的AI競賽最新發展。OpenAI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去年底推出後深受用家歡迎,微軟今年初也在其Bing搜尋引擎和Word、Excel和Outlook等Microsoft 365產品中添加同類技術,加劇這場AI競賽。

ChatGPT推出後,驅使谷歌今年3月廣泛釋出Bard,然後5月開始在它的搜尋結果中測試更多對話式AI。

在Bard擴大功能之際,正值谷歌身陷一項備受外界矚目的反壟斷訴訟,恐動搖谷歌在搜尋引擎上的主導地位,繼而波及其市值高達1萬7000億元的母公司Alphabet收益。

聯邦司法部指控谷歌透過濫用它的勢力扼殺競爭和創新,繼而形成利潤豐厚的搜尋壟斷地位。但谷歌認為它之所以主導搜尋引擎,是因為其算法產生的結果是最好的。它又認為它面對各式各樣的競爭,且隨著AI冒起,競爭只會變得更加激烈。

讓Bard存取大量個人資料和Gmail、地圖和YouTube等其他受歡迎服務,理論上它們只會變得更有用,使用人們更依賴它們。比方說,谷歌假設Bard可幫助用戶規劃一場前往大峽谷的團體旅行,為每位參與者提供可行的出發日期,協調不同航班和酒店選項,從地圖提供路線,並展示YouTube上有用影片,從而完成這場團體旅行的規劃。▍美聯社電 ▍

科技-三藩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