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胎仍然大致可行 但情勢可能很快改變|社評摘要

《紐約時報》社論:

譯:曾維燊
圖:illustrated by 曾維燊

在美國最高法院於三年前推翻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終止憲法保障的墮胎權後,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法院裁決的人,都預期墮胎數量會下降。畢竟,目前將近40%的美國女性居住在墮胎限制嚴格的州。出乎意料的是,全國接受墮胎的女性數量反而增加,即使是在大多數已實施禁令的州。這顯示想要或需要終止妊娠的女性決心尋找方法,而墮胎藥則徹底改變了生殖醫學的實務。

目前,美國每四次墮胎就有一次是透過遠距醫療進行──使用網路訂購的藥物。醫生開立處方,郵寄藥局配送。當藥片送達時,包括許多住在紅州的女性,可以在家自行服用,終止妊娠的前幾個月。研究顯示,這種方式極為安全且有效。遠距醫療墮胎最早於2006年由荷蘭醫生Rebecca Gomperts創立,主要服務那些墮胎在當地屬於刑事罪的低收入國家,如今在美國維持墮胎可及性上扮演關鍵角色。

不過,假設現狀會一直持續是錯誤的。共和黨政治人物正積極透過州與聯邦手段限制遠距醫療墮胎。要保持過去三年的可及性,生殖健康與自由的捍衛者必須奮力抵抗,且可以確信民意站在他們這邊──美國民眾大約以二比一支持藥物墮胎合法化。

反對墮胎的人主要透過阻止跨州郵寄墮胎藥來限制取得。路易斯安那州與德克薩斯州採取最激進的措施:路易斯安那州檢察官對紐約和加州的墮胎提供者提出刑事指控,因其開立處方並跨州寄送藥物;德克薩斯州則由總檢察長Ken Paxton與私人律師Jonathan Mitchell對州外提供者及Gomperts創立的Aid Access提起訴訟,Aid Access是最大的遠距醫療服務之一。

2025年9月17日,德克薩斯州通過首創法案,允許私人公民對任何在州內提供、分發或開立墮胎藥的人提起訴訟,每起訴訟至少可索賠十萬元,即使沒有實際墮胎也可提告。

特朗普政府可能設置其他障礙。總統特朗普意識到墮胎可及性受歡迎,但在此議題上態度曖昧:他聲稱自己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推翻了羅訴韋德案,但表示不會簽署聯邦墮胎禁令,並認為各州應自行制定政策。這使紅州有充足空間打壓墮胎藥,威脅當地女性的生殖自由與健康。

令人擔憂的是,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小羅拔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指示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審查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安全性,理由是所謂「新數據」,其實是保守智庫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未發表的研究。其他研究者已證明該報告為偽科學。反墮胎者多年來對墮胎藥提出誇大風險的指控,自FDA 1990年代首次審查米非司酮以來,證據顯示該藥比青黴素與威而鋼更安全。FDA近期亦批准了米非司酮的仿製藥。

即便如此,22位共和黨州檢察長仍引用該偽科學報告,要求FDA限制米非司酮。肯尼迪稱部門將進行審查。這顯示他會讓政策凌駕科學。

更迫切的是,特朗普政府正在剝奪計劃生育(Planned Parenthood)的Medicaid資金。國會長期禁止聯邦資金用於墮胎,但此舉切斷計劃生育提供其他服務(如避孕與乳癌檢查)的資金,迫使依賴Medicaid的診所關閉,減少墮胎與醫療可及性。在鄉村地區,計劃生育往往是貧困人群的唯一基層與家庭計劃醫療提供者。加州與俄亥俄州的診所已關閉,今年威斯康辛州診所也曾暫停提供墮胎服務數週。

對策包括兩個方向──一個立即行動,一個長期規劃。

首先,州政府可彌補計劃生育失去的Medicaid資金。華盛頓州州長Bob Ferguson承諾今年撥款超過1,100萬元,即便需作其他艱難預算決策。其他州應效法華盛頓,尤其是加州,因80%計劃生育患者依賴州Medicaid。

其次,如何維持藥物取得更為困難。目前已有八個藍州通過法律,保護向州外女性提供墮胎藥的人,稱為遠距醫療保護法,馬薩諸塞州於2022年首度通過此法。這些州不會協助其他州對跨州藥物提供者採取法律行動。例如,紐約拒絕協助德州執行對紐約醫生Margaret Carpenter判處11.3萬元的裁決。加州也允許提供者將姓名及患者與藥師姓名從藥瓶上刪除。

這些政策的好處明顯:幫助18個墮胎受嚴格限制的州的女性掌控自己的身體與生活。但長期而言,保護法可能面臨法律挑戰,多數情況下州間相互執法,挑戰可能最終送至最高法院。如果保守派多數推翻保護法,將削弱Dobbs案後的墮胎可及性。

更根本的解決方案是國會制定法律,確保每州基本墮胎可及性。此法可恢復1990年代最高法院允許嚴格限制前的法律狀態,並反映全國對早期妊娠墮胎的明確偏好。世界上幾乎所有高收入國家,包括天主教人口多的歐洲國家,都提供此服務,且通常有公共資金支持。藍州仍可提供更廣泛的可及性。

國家法律也應廢除1873年的康斯托克法案(Comstock Act),該法在近百年未執行,但仍書面上禁止郵寄任何墮胎相關物品;並應資助高品質性教育與避孕措施,以減少非計畫妊娠。生殖健康醫療應整合進主流醫療系統。

墮胎藥阻止了Dobbs案引發的多數負面影響,但隨著取得藥物的威脅增加,過去三年的意外趨勢若讓人自滿,將是錯誤的。

Dobbs案已造成負擔與悲劇。墮胎藥並非適合所有人。有些女性不願承受藥物帶來的疼痛與出血,或已超過第一孕期,必須長途跋涉尋求手術墮胎。自Dobbs案以來,已有超過100名患者因醫生擔心而被拒緊急治療或遭受拖延;至少五名女性在喬治亞州與德州因未獲必要治療而死亡,據ProPublica報導。

每一個死亡都是可避免的悲劇。Cjauna Williams在姊妹Amber Thurman(28歲母親)因感染死亡後問道:「她真的必須成為犧牲品嗎?」

美國女性需要自由決定自己的人生。墮胎可及性,有時甚至關乎生命。

以上翻譯內容取自《紐約時報》之公開報導,僅為華語讀者提供主流媒體之新聞論述、社會輿論及文化觀點等參考。其所載立場與觀點,並不代表星島日報、星島中文電台及編輯本人之立場。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