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下月7日舉行,政府首次牽頭舉辦共39場選舉論壇,有報道指多個媒體取消舉辦選舉論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14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傳媒與政府舉辦選舉論壇兩者內容大同小異,今次選舉有161位候選人,距離選舉尚餘約1月,希望每位市民都聽到候選人的政綱、取態、資歷,今次論壇有39場辯論,相信傳媒難以辦到,因此決定由政府舉辦、傳媒到場採訪。





「火花」非指互相謾罵、互揭瘡疤
至於有指論壇欠缺「火花」,候選人較少質詢,陳國基表示,論壇有辯論環節,「火花」若是指互問問題,直言論壇中的候選人有做到,若是指以往的論壇曾經出現互相謾罵、互揭瘡疤,甚至有粗言穢語,認為不是很「正路」的辯論。論壇應讓市民知竟候選人在某一議題的看法,希望能夠有較高層次的辯論,不是很市井地互相對罵,直言那樣沒有意思。
陳國基認為候選人間在某一觀點上有分別而作出辯論並沒有問題,候選人間可自由發揮,「唔能夠叫佢激啲,或者叫佢無咁激」,選民從中作出選擇。
完整參選名單請參閱:立法會選舉參選人名單|地區直選區區有競爭 功能界別多新人 選委界50人報名





全運會正在舉行,是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陳國基表示,合辦賽事的經驗寶貴,有助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交流合作,舉例指本港有份承辦兩個跨境項目,運動員可以「無感通關」,為未來承辦跨境賽事打下基礎。
全運會經驗有助香港舉辦其他大型賽事有底氣
陳國基指本港的硬件配套專業,以指揮中心為例,多名工作人員及系統監測全運會的舉辦過程,確保賽事順利進行,展現香港具舉辦運動會的能力和經驗,讓香港將來舉辦其他大型賽事有底氣、經驗,相信本港多舉辦國際賽事,有助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和地位。
他舉例指,全運會的賽事主要由中央電視台負責,全世界電視台都會播出賽事;中央電視台亦於全運會期間,在維港海邊設立訪問區,多角度展現維港景色,有關的訪問全國播放,有助推廣香港旅遊,「全運會多過一個運動會」,更有助凝聚民心。
陳國基又指,體育對推廣香港旅遊、經濟大有幫助,他以香港7人欖球賽為例,單是入場觀眾已有11萬,賣出的啤酒有8.2萬公升,35萬份套餐,帶動九龍城食肆生意額增加15%,蘭桂坊的生意亦有增加10-15%。政府亦有意吸引大型盛事來港,未來2025-26年度有超過20項「M品牌」活動,相信能吸引更多遊客。
探討舉辦其他大型國際賽事
被問到會否爭辦如東亞運等其他類型的大型運動賽事,陳國基表示「一定會探討」,因對香港舉辦大型盛事有信心,現時香港已達到國際化的水平,若日後能舉辦更多的國際賽事,對香港的形象及地位有提升的作用。
至於售票方面,陳國基指現時已派出15萬張門票,受歡迎的項目如劍擊、沙攤排球亦已全部售罄,他呼籲巿民可現場入場感受氣氛,亦可以支持港隊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