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聯邦政府創下最長停擺紀錄,糧食援助計劃的延誤正持續衝擊基層民生。三藩市多數低收入家庭的糧食券(SNAP,加州稱為CalFresh計劃)近日已陸續到賬,但在灣景區(Bayview)及第三街(Third Street)一帶的多棟長者公寓中,數百位行動不便的長者仍然清晨便趕赴食物銀行的派發點,領取每月一次的食物包,以防未來糧食供應再度中斷。
星期二(11日)上午8時,在第三街5600號的長者公寓中心門前,已有數十名長者在派發開始前一小時排隊。天氣微涼,許多人帶著購物車與手挽袋耐心等候。隨著時間推移,隊伍迅速延伸至街角,形成一條長長的人龍。這場「月例食物派發」在聯邦停擺與糧食援助延誤的陰影下,成為不少長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依靠。
家住附近公寓的何姨說,政府日前已重新撥款讓糧食券如常發放,而三藩市社會服務局(HAS)早前宣布發放市府與慈善機構合資的禮品卡補助仍未到手。「他們說7、8天內會寄到,但我們都不敢信。上次疫情的救濟金也拖了快一個月才收到。」她一邊整理袋中食物,一邊感嘆自己從「積穀防饑」年代走過來,早已養成未雨綢繆的習慣,「能多拿一點就多拿一點,現在物價這麼貴,哪敢浪費?」
年近八旬的明哥則語帶無奈地指出,政府的應變措施雖多,但操作複雜,令許多長者「無所適從」。「要領那張禮品卡還要打電話申請,我們大樓管理處的社工打了半小時都打不通,最後還是靠上網登記。可這裡有幾個老人會上網?」
他曾在社區中心參加過手機課程,但面對這種緊急操作仍感吃力,「一緊張就怕按錯,只能求助社工。」
排隊的人群中不乏幫鄰居代領食物的好心人。住在六號樓的徐婆婆說,樓上鄰居要去看醫生,擔心錯過領取時間,拜託她幫忙。「可那一箱食物有二十多公斤,我實在拿不動。」她指著食物回收箱苦笑說,許多分發的食品並不符合華人長者的飲食習慣,「像罐頭、芝士、通心粉、罐裝蘋果汁這些,我們都不太吃,最後還是放回去給別人用。」
據現場志願者透露,食物銀行近月來人流明顯增加。
除了受聯邦停擺影響的低收入長者外,也有不少原本自給自足的家庭首次出現於領取行列。「以前來的多是固定長者群體,但最近幾周,新面孔越來越多,大家都在為不確定的未來做準備。」
聯邦停擺持續已導致糧食援助、住房補貼及醫療補助等多項社會福利發放出現延誤,對低收入長者的影響尤為嚴重。加州政府已宣布將啟動州級預算支援計劃,以確保CalFresh和WIC等項目不中斷,但實際發放仍需數週。
對於生活在貧困線下的長者而言,這段時間的等待意味著不安與焦慮。何姨說:「我們老了,最怕的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安全感。」她推著剛領到的食物包慢慢離去,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哀傷,「政府說是臨時的,可誰知道下次會不會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