鯁骨衝急症室求救 醫生照X光「釣魚骨」得個桔 護士陰陰笑:原來鯁呢種魚骨|Juicy叮

有市民鯁骨後到急症室求救,醫生替病人「釣魚骨」兼照X光檢查,忙來忙去結果卻得個桔。有護士爆料指,原來累病人鯁骨的是一種特別的魚。有網民則好心提醒飲食時小心鯁骨,因情況可大可小兼辛苦。詳情見下圖及下文:

鯁骨衝急症室求救 醫生照X光「釣魚骨」得個桔 護士陰陰笑逐張睇↓↓↓↓

鯁骨衝急症室求救 醫生照X光「釣魚骨」得個桔 護士陰陰笑:原來鯁呢種魚骨
鯁骨衝急症室求救 醫生照X光「釣魚骨」得個桔 護士陰陰笑:原來鯁呢種魚骨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魚骨釣唔到亦照唔到

facebook「急症室日務」前日(10月31日)上載相片發帖,講述一則急症室的「釣魚骨」故事——「做咗幾十年護士,第一次見人食『魚』鯁魚骨,要嚟急症室『釣魚骨』。

醫生原來又無食過呢種『魚』。結果醫生好努力、在意,幫病人『釣魚骨』。仲要照埋X光。差點仲要去做埋內窺鏡。最後,魚骨釣唔到。
魚骨亦照唔到。」

不過成班護士聽到整個過程,細細聲係度🤣🤣🤣🤣🤣🤣。🤨🤨你估下佢硬咗咩魚魚骨?見到(附圖)答案嗎!」

網民:食白飯魚插咗條骨喺喉嚨椗

雖然有網民質疑「白反魚應該冇骨㗎」、「白飯魚有骨可以啃㗎咩?」、「唔通係King size(特大)白飯魚?」、「白飯魚,啲骨好細,佢成條鯁?」。但有網民指「我上個月係食白飯魚插咗條骨喺喉嚨椗」。網上資料指白飯魚的骨頭幼且柔軟,通常可以連骨一起食用。

相關閱讀:太古城食放題魚藏大堆蟲「麵條咁長」 埋單仍收$700 侍應咁回應震驚網民

網民分享鯁魚骨慘痛經歷

另有不少網民分享鯁魚骨的慘痛經歷:

•我女試過鯁魚骨入急症室真係要照埋內窺鏡;

•我試過食鯪魚肉釀青椒,要到醫院急症室鉗返條魚骨絲;

•試過鯁紅衫魚骨去咗急症夾唔到,要第二日照胃鏡再夾返出嚟;

•我食魚片粥條刺入咗牙肉,自己對鏡搞咗大半小時,從此不吃魚片;

•我仔細個食鰻魚壽司🍣喉嚨插鰻魚骨😔要去急症室由醫生夾返出嚟;

•我試過食紅燒魚柳零食鯁魚骨,睇急症,醫生幫我喺喉嚨噴麻醉藥後鉗返出嚟;

•我鯁過。好辛苦。因為如喉嚨腫脹會阻塞氣管。要照X光,醫生收入院,照胃鏡;

•我細個時都試過,不過我嗰嚿係鯪魚肉釀豆腐,入急症室搞咗好耐先整到,喊到癲咗;

•我媽咪都試過呀!(嗰次食鯇魚腩)急症室醫生見到釣唔到…要上外科病房用鏡鉗囉;

•鯇魚骨,試過咁樣入急症,醫生試咗好多次都整唔到,話試埋最後一次再唔得,就要用胃鏡 。好彩整到;

•我細個食釀鯪魚都因為鯁骨睇急症,照X ray(X光)又真係照到,後尾醫生幫我用手術鉗,鉗返條三叉骨出嚟;

•我試過食酸菜魚,搞到要入急症室,當時以為自己會死,好彩急症室個醫生巧妙地用支針筒個針頭幫我挑返條魚骨出嚟;

•黃立䱽半年內分別兩位家人要去急症搞,整到真係唔好拖,屋企老人家拮咗牙肉幾天先講,係急症室醫生話仲咩拖都面腫先去睇,要轉院入院睇牙科好似住咗3至4日先可以出院;

•我真係試過食阿媽整的鯪魚球,食完條魚骨黐咗喺個喉嚨度,無論之後飲水,食麵包食飯都沖唔到佢走,之後真係要去急症室,醫生要用開口器同鉗鉗返佢出來…搞到我以後都唔敢食鯪魚球…

資料來源:急症室日務@facebook

相關閱讀:買魚送「刀片」魚頭被𠝹一手血 網民:個魚頭好有生命力↓↓↓↓

有網民在魚檔買了片鮫魚,魚販贈送一塊魚頭,誰料因福得禍,魚頭竟如刀片,事主用手一洗即刻被𠝹,血流如注。事主在社交平台發帖公開事件,引起網民關注熱議,詳情如下↓↓↓↓

買魚送「刀片」魚頭被𠝹一手血 網民:個魚頭好有生命力
買魚送「刀片」魚頭被𠝹一手血 網民:個魚頭好有生命力

 

 買魚送「刀片」魚頭被𠝹一手血 網民:個魚頭好有生命力
買魚送「刀片」魚頭被𠝹一手血 網民:個魚頭好有生命力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日前在魚檔「買片鮫魚,魚檔搭塊魚頭」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日前在魚檔「買片鮫魚,魚檔搭塊魚頭」

 

 他回家後,「用手一洗啲魚牙即刻拮流血」
他回家後,「用手一洗啲魚牙即刻拮流血」

 

 事主拍下當時情況,見到手指血流如注
事主拍下當時情況,見到手指血流如注

 

 事主細心檢查魚頭,看到「啲牙好似刀片咁」
事主細心檢查魚頭,看到「啲牙好似刀片咁」

 

 照片看到魚牙雖細小,但卻尖銳峰利
照片看到魚牙雖細小,但卻尖銳峰利

 

 事主亦驚訝:「放入口食真係好容易𠝹傷。」
事主亦驚訝:「放入口食真係好容易𠝹傷。」

 

 不少網民表示:「鮫魚d牙好利架,有啲好幼密嘅鋸齒,hi到少少都好多血。」
不少網民表示:「鮫魚d牙好利架,有啲好幼密嘅鋸齒,hi到少少都好多血。」

 

 「鮫魚啲牙係非常之利 ,個魚頭唔好食好危險,脷都斷埋呀。」
「鮫魚啲牙係非常之利 ,個魚頭唔好食好危險,脷都斷埋呀。」

 

 不過,有網民則表示:「鮫魚個頭先至係最好食,煎熟左連棚牙都係軟腍腍。」
不過,有網民則表示:「鮫魚個頭先至係最好食,煎熟左連棚牙都係軟腍腍。」

 

有網民又形容:「個魚頭好有生命力。」「死都要咬人一口。」
有網民又形容:「個魚頭好有生命力。」「死都要咬人一口。」

 

 不少網民提醒事主被魚𠝹傷,要認真消毒傷口,有人甚至建議事主馬上去急症室,以防感染創傷弧菌,嚴重可導致食肉菌感染而須截肢或致命。
不少網民提醒事主被魚𠝹傷,要認真消毒傷口,有人甚至建議事主馬上去急症室,以防感染創傷弧菌,嚴重可導致食肉菌感染而須截肢或致命。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處理生的海產時遭割傷,有可能感染創傷弧菌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處理生的海產時遭割傷,有可能感染創傷弧菌

 

 據本地研究顯示,患上由創傷弧菌引致壞死性筋膜炎(通常稱為「食肉菌感染」)的死亡率大約是百分之三十。
據本地研究顯示,患上由創傷弧菌引致壞死性筋膜炎(通常稱為「食肉菌感染」)的死亡率大約是百分之三十。

 

 中心建議市民妥善處理食物,留意海產的尖刺部份,如魚鰭、蝦頭和蟹等以免被刺傷。
中心建議市民妥善處理食物,留意海產的尖刺部份,如魚鰭、蝦頭和蟹等以免被刺傷。

 

在處理生的海鮮時,應戴上保護衣物(例如手套)及覆蓋所有傷口。此外,市民前往街市時,避免皮膚接觸污水。
在處理生的海鮮時,應戴上保護衣物(例如手套)及覆蓋所有傷口。此外,市民前往街市時,避免皮膚接觸污水。

 

中心又建議市民對傷口要有正確護理,包括:
中心又建議市民對傷口要有正確護理,包括:

 

 盡快清潔傷口,並用防水敷料妥善覆蓋傷口直至癒合。
盡快清潔傷口,並用防水敷料妥善覆蓋傷口直至癒合。

 

 即使是輕微或沒有感染的傷口也應該立即治理。
即使是輕微或沒有感染的傷口也應該立即治理。

 

 如出現感染症狀,例如持續皮膚紅腫及痛楚等,應盡早求醫,等等。
如出現感染症狀,例如持續皮膚紅腫及痛楚等,應盡早求醫,等等。

 

 資料顯示,過往亦曾發生女魚販劏魚時被魚鰭剌傷,延醫兩日因創傷弧菌入血,截肢仍未能控制惡菌而喪命。
資料顯示,過往亦曾發生女魚販劏魚時被魚鰭剌傷,延醫兩日因創傷弧菌入血,截肢仍未能控制惡菌而喪命。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