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報》社論:
文:曾維燊
圖:美聯社
上週,俄羅斯無人機侵入波蘭領土,是一個不祥的升級信號。然而,美國總統卻總能找到理由不採取行動。
回顧今年一月,當特朗普競選承諾要「在24小時內結束烏克蘭戰爭」仍歷歷在目時,莫斯科對美國總統的意圖感到真正不安。特朗普曾表示,可能需要對俄羅斯施加「高額稅收、關稅和制裁」,當時一位支持戰爭的莫斯科知名評論員寫道:「最好為最壞的情況作準備。很快,我們會懷念拜登的任期,像迎來春天一般。」
結果與預期大相逕庭。自此以後,特朗普多次口頭表態,卻從未真正付諸行動。今年五月,當普京拒絕30天停火,而土耳其的和平談判無疾而終時,一套所謂「重磅制裁」從未出台。8月8日對普京的停火最後通牒,竟轉變成在阿拉斯加的紅地毯接待,特朗普在普京下飛機時為這位被通緝的戰爭罪行領導人鼓掌。特朗普威脅的「嚴重後果」從未實現。
普京因此更肆無忌憚地在烏克蘭追求戰略目標,並試探西方的弱點。上週,俄羅斯無人機侵入波蘭,暴露出北約準備不足,F-35和F-16戰機不得不倉促出動,應對每架造價約一萬元的簡單自殺式無人機。此舉也傳達了警告:若未來有任何「安撫部隊」在烏克蘭部署歐洲軍隊,可能引發進一步升級。這種挑釁理應得到強有力且統一的回應,以施加特朗普迄今拒絕承擔的壓力。可特朗普似乎再次寧願對歐洲盟友施壓,也不針對普京。上週末,他聲稱美國「準備」對俄羅斯實施更嚴厲制裁,但條件極不可能達成,言辭中充滿虛偽。
華盛頓眼見龐大經濟利益,堅持要求歐盟增加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進口,分析師認為這幾乎不可能實現。其他要求包括歐盟對俄羅斯最重要盟友中國徵收50%至100%關稅,以及北約成員國全面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其中包括拒絕制裁俄羅斯、57%石油依賴俄羅斯的土耳其。
布魯塞爾持樂觀態度者希望,特朗普的壓力能迫使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支持MAGA的政府結束對俄羅斯能源的高度依賴。但這幾乎不可能實現,特朗普及其幕僚應該心知肚明。而歐盟也無法承擔北京可能的經濟報復,這種報復曾迫使特朗普放棄全面貿易戰。
本週特朗普國事訪問英國期間,輪到史達默(Sir Keir Starmer)試圖迫使特朗普做出果斷行動。但從阿拉斯加無果的會談到最新轉移焦點的歐盟策略,特朗普總能找到不對俄羅斯強硬的理由。上週波蘭的無人機入侵,是一個不祥的升級警告。烏克蘭前景及整個歐洲安全利益,正被這位總統穩步侵蝕——他在此情境下,只吠不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