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11月29日宣布,對從東南亞四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徵收新一輪關稅。因為該機構一項審查的初步結果顯示,一些從東南亞進口的太陽能產品以低於其生產成本的價格在美國銷售,為抵消這種不公平做法對美國企業的傷害,美國商務部決定對這些產品徵收高達271%的關稅。
路透社報道,根據美國商務部網站29日公布的初步決定,該機構對從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徵收21.31%至271.2%的傾銷稅,具體稅率視企業情況而定。
美國太陽能製造貿易委員會聯盟指責在上述東南亞4國設有工廠的中國大型太陽能板製造商,透過向市場傾銷產品而導致全球價格暴跌。
美國安裝的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板都是在海外製造,約80%的進口產品來自商務部調查的這4個國家。關稅將提高進口太陽能板安裝在屋頂或建造太陽能發電廠的公司的價格,美國十多年來一直表現出對該行業徵收關稅的意願,以支持美國小型清潔能源製造業。
拜登政府今年對中國大規模投資清潔能源產品工廠產能發出警告。拜登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變遷法《減少通貨膨脹法》,包括對在美國生產清潔能源設備的公司的激勵措施,這項補貼促使一系列新太陽能工廠的計劃公布。
新當選總統特朗普則稱《通脹削減法案》成本過高,但也表示,他計劃對一系列行業徵收高額關稅,以保護美國工人。
報道稱,此次調查是美國製造商對抗海外競爭對手的最新舉措。大約12年前,在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產品徵收類似的關稅後,中國製造商採取的應對措施之一是,在不受美國關稅影響的其他亞洲國家建立業務。
由領先的美國太陽能製造商組成的聯盟「美國太陽能製造聯盟貿易委員會」在4月份提出了申訴,該投訴引發美國商務部針對這些進口產品展開調查。
早前,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上述4個國家佔中國以外太陽能零組件產能的4成以上,在美國關稅壓力下,隆基、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等中企已縮減在這些國家的業務,而其他在當地設廠的中企,則正在尋找美國的替代市場。
顧問公司伍德麥肯錫全球太陽能供應鏈研究主管赫里什科當時表示,供應商的想法是打包生產線,特別是電池產線,將他們轉移到印尼、老撾或是中東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