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兼顧未來 良策長治久安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各國都關注如何刺激消費,讓經濟走上復蘇之路,這當中有的國家選擇直接給民眾發錢刺激消費,亦有政府選擇認為,全民發錢會導致通貨膨脹等負面影響,改成派發消費券的形式。無論哪種方式,皆應目前兼顧未來,才能達到拉動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

在新冠疫情橫掃之下,二○二○年,美國率先大灑錢,發錢拚紓困,當年成人發一千二百美元、兒童每人五百美元,年底再加碼,每人多領六百美元,隔年又發一千四百美元。隨後不少國家及地區紛紛跟進,日本二○二一年四月每人給十萬日圓、新加坡一人領六百元星幣,韓國則祭出排富條款,百分之八十八的民眾每人領二十五萬韓元……美國發錢紓困,令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儲蓄和消費雙增加,不僅消費支出增速強勁並在二○二一年初超過了疫情前水平;消費拉動了美國經濟的強勁復蘇,也為後續消費繼續強勁打下了基礎,但負面的影響是通脹也持續高攀。

與美日不同,中國、新加坡等國及地區則選擇發放消費券的方式。新冠疫情暴發之後,中國多個地方政府向民眾發放了形式不同而實際內容大同小異的消費券,以鼓勵和促進消費。中國政府擔心直接發錢可能導致福利依賴和生產率下降。分析認為,相比直接發放現金,消費券的好處是避免流動性的長期增加,對貨幣超發和通脹壓力有更好控制,另一方面更直接地刺激實體經濟的修復。不過,若民眾消費信心不足,仍難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香港曾多次發放消費券,最新版的《財政預算案》將於下月底發表,多個政黨連日發聲促請政府再派發一萬元電子消費券。但亦有個別議員不贊成全民派消費券,主張只針對月薪五萬元以下人士派發,新民黨更反對再派消費券,指隨著通關復常,旅客重臨香港,不用靠消費券刺激經濟。爭議引發社會關注,再派消費券,市民變相多了錢消費,政黨為博得掌聲樂於支持,但此舉卻可能令消費券常態化,破壞理財哲學,尤其香港本年度財赤驚人,財政儲備持續縮水,難以支撐消費券恆常化。

然而眼下恰逢中港「通關」,經濟復蘇關鍵時刻,當局在平衡財政壓力下,今年可能有需要再派消費券,但須削減金額,並優化其用途,務求起到刺激本地消費,提振經濟作用。政府應否再派消費券,不應從民粹角度出發,而是在審慎理財原則和復蘇不確定性之間取得平衡。

無論哪種經濟政策,皆有正負影響,各個政府當考量實情,選擇符合自己的政策。更重要的是,促進消費固然意義重大,但刺激經濟並不能僅靠刺激消費,有效投資、提振民眾信心等等才是關鍵。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