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驚魂 中國標準猶如過山車

近日,中國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師協會公布了一份《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將中國人高血壓診斷標準調整為130/80mmHg。這個標準低於之前使用的140/90mmHg標準。標準公布後,立即引發了社會上一波動盪。按照原來的標準,中國有二點四五億人劃入高血壓範疇。按照130/80mmHg標準,劃入高血壓的人群將會激增至四點九億人,增幅接近翻倍,患者超過中國總人口的三成。

新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公布後,醫療市場也迅即掀起了一個高達數千億元規模的上漲浪潮。浪潮當中,首當其衝的是電子血壓計市場。標準公布次日,A股市場上家用醫療器械板塊迅速拉升,某只醫療股收漲百分之十四,另外一隻漲停,還有一隻收漲百分之八點四八,都有可觀成績。其次波及的是抗高血壓藥市場。在原先的標準下,二○二○年的市場規模是九百五十六億元。新標準下調到130/80mmHg後,抗高血壓藥的市場必然會進一步擴大,年內可能沖上千億台階。

鑒於影響太大,中國國家衛健委很快出來回應,聲明國家未對高血壓診斷標準進行調整,個別機構公布的「標準」只是專家意見,並非官方正式意見。經此表態,社會重新恢復常態。數億個一度可能「戴帽」高血壓的人士,才知道是虛驚一場,把高高懸起的心放了下來。

國家衛健委之所以迅速表態,原因是這個新標準的公布牽扯面太廣,如不及時澄清,可能會鬧出大事。因為它關係到兩大問題。一是關係到無數人的保健措施。按照140/90mmHg的標準,很多人是不需要服用太大劑量的降壓藥的,如果用130/80mmHg標準來衡量,他們就要服用比目前劑量更大的降壓藥。這樣一來,就會給他們帶來本不該有的藥物副作用,沒病鬧出病,小病變大病。

另一個是關係到社會的經濟負擔。中國高血壓患者本來就數量巨大,治療率和控制率卻不算太高,分別為百分之四十五點八和百分之十六點八,需要提升的空間很大。進一步調低標準,可能會導致高血壓患者劇增,大大加重社會對這類患者的醫療負擔,無法精准地把有限的資源用於血壓更高、更需治療的現有患者群。

如今,事情雖然已經平息,但人們還是不得不問;像高血壓診斷標準這樣敏感、關係到成千上萬人命運、涉及到千家萬戶利益的醫學指南,怎麼可以讓非權威機構說公布就公布?政府對公布機構有沒有資質要求?公布機構對公布後產生的後果要不要承擔責任?如果這些問題沒有明確答案,是不是以後無論甚麼人都可以公布這一類診斷標準?會不會使數億患者無所適從?更不要說商業機構會不會進行操弄,從中謀利。

發布上述標準的機構已經鄭重聲明沒有人出錢。公布這個標準的出發點,也只是為了讓更多公眾及早關注高血壓的早期防治,提醒人們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客觀上他們已經影響到數億人的生活,造成了醫療市場的波動。再說,公布標準的兩個主要機構,一個是有權編制心血管病防治指南、擁有正式國家編制的機構,說話本應是算數的,但公布標準後卻被衛健委斷然否決;一個只是維護醫師權益的民眾團體,法律上並無公布診斷標準的職責,卻參與了診斷標準的發布。

對於這樣奇怪的現象,人們完全有權要求有關部門進行調查,他們為何突然公布這樣一個非官方的「標準」,事情背後有甚麼來頭。政府部門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明確此類醫學指南的發布程式。不要讓社會再花冤枉錢,同時也避免應該及早治療的病人延誤時機,造成不必要的健康乃至生命上的損失。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