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較量的是美國武器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本文談國際大事。近半年的國際大事離不開俄烏戰爭。不過,一切由俄烏開始,卻又不是只停留在這兩個國家身上。以下談兩方面的總體觀察,是我半年來的觀感。

第一方面的觀察是,美國的軍事力量真的極之強大。9月21日,普京發表了長篇講話,啟動了俄羅斯的部份動員令。

與此同時,在九月份最後一個星期,烏東、烏南有四個地方公投入俄。美歐一定不會坐視這次入俄公投,因此未來一兩個月的戰況十分關鍵。戰情沒得預估,要打過才分高下,總知是關鍵中的關鍵!

俄烏之戰打了半年有多,俄羅斯是跟美國最先進的軍事武器對決。人們常常說,美國的軍事力量領先全世界、甚至全宇宙,而且贏人家幾條街,排第二位及其後的國家望塵莫及——這種描述,在中東的代理人戰爭是看不見的;直至此次美國借代理人之手去打的是俄羅斯,才令全世界大開眼界,一定包括中國。

俄烏之戰,讓人看見美國宇宙級的軍事實力。例如,用衛星系統巨細無違地監測俄軍動向;射程300公里的導彈系統(海馬斯系統)可以四處轉移;還有可以攜帶炸彈的無人機……;不再數說了,反正軍事武器網頁有更多訊息。只想再次強調,整場仗,打的是美國武器的質和量。令世人見識了美國領先全宇宙的軍事實力!當然,俄烏之戰,還要加上歐洲的武器;喬裝為烏軍的北約指揮官;英國、波蘭等國的武器操作培訓……;以及,重中之重是,加上澤連斯基這個演員政客。

澤連斯基不是傳統政客,令人意料之外是,他比傳統政客更出格及心狠手辣。他可以面對烏軍死十倍於俄軍也完全不手軟。只是外國媒體不報導而已,烏克蘭開戰兩個月後已實行強制徵兵,拉夫當兵;5月份引起過抗議,被強行徵兵的家屬到政府部門的門口示威抗議。不只徵兵,澤連斯基甚至敢炸核電廠。因為有夠狂、夠狠、又能演、善言的代理人澤連斯基駕馭,令美國的軍事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不是立場先行,相反,未開戰前還以為澤連斯基會比較弱勢。誰知觀察了半年,澤連斯基非但一點也不弱,還彷彿美國戰神上身般,愈打愈瘋狂。曾經錯誤發出的醉酒視頻(大家還記得嗎?),是他扭曲的內心的真實反映。固然,表面上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但是由2014年第二次顏色革命開始,以及後來的新納粹化,烏克蘭早便被美國綁上戰車。

美國用將烏克蘭變成火藥庫來一箭雙鵰,絞殺俄羅斯和歐盟。而這部大戲碼,因為有澤連斯基而令美國劇本發揮得淋漓盡致。

第二方面的觀察,是由扎波羅熱核電廠被攻擊引發的思考。我一直認為扎波羅熱核電廠被攻擊這事,是極度無道義地被西方媒體冷處理。

當大家炒作俄羅斯會不會使用戰略性核武器時,根本美國戰神上身的澤連斯基便正在玩核武器。炸扎波羅熱核電廠,烏克蘭最初和西方媒體一直指責是俄軍所為。

直至9月初,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派了專家組去考察,這群在炮彈和暗殺風險下仍然去考察的專家組,即使派他們去的機構親美,但是,專家組和隨行幾十名西方記者在考察後,都說不出口是俄羅斯所為。因為政治取向問題,他們不會在國際社會大力為俄羅斯平反,更加不會譴責烏克蘭政府攻擊核電廠是危害人類級別的罪行。他們只是不敢再說核電廠是俄羅斯攻擊。被冷處理的那部份,正正就是真相——即是,攻擊一座歐洲最大的核電廠,是澤連斯基政府所為。

澤連斯基不是唬人而已,他是真正有行動。烏方甚至連旁邊向反應堆供水的水庫和冷卻廢棄燃料棒的水池,甚至向核電廠供水的水庫輸水系統也炮轟。澤連斯基在搞核災難,美國遠在另一個大洲,不聞不問很容易理解;最令人不明白的是,為何歐洲的環保組織和綠黨會視而不見。尤其歐洲很多綠黨已由昔日的在野小黨,成功擠入政治體制,有正式發言權。俄烏戰爭最令人不解的是,歐洲被放血,被大搞核洩漏危機,歐洲政客裝作沒看見,但教育程度偏高的歐洲民間何以沒反應便大出意料。歐洲社會的民間是沒能力察覺?抑或知道了也沒能力反抗?暫時不得而知。

其實歐洲多國由5月開始已出現民眾抗議活動。最初以抗議生活艱難、政府控制通脹不力為訴求;發展至七、八月份,由人民製作的標語反映,民間已開始察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是在坑害歐洲。

我在早前的文章已說過,因為對現有歐洲政客失望,多國極左極右的非傳統小黨受到選民追捧;投他們一票,反映大家對台面上的政客十分不滿。做節目的此刻,意大利大選極右政黨獲勝。

歐洲短期內會很亂是可預見的,未可知的是,此次大亂,以及傷到自己身上知痛了,會否釜底抽薪,逼出了歐洲「去美國化」的力量和思潮。此點十分值得留意。歐洲想反美一點都不容易。美國在歐洲多國也有駐軍,總駐軍人數常規時期也六至八萬人。加上歐盟不斷擴大後,加入了一些親美小國,也滲透了背景可疑的政客(如馮德萊恩)。以歐盟為首的歐洲國家,未來想變革求存並不容易。只是意想不到地,一場俄烏戰爭牽一髮動全身,令歐洲歐盟很多根本性的老問題沉渣泛起,包括跟美國的關係。

就看歐洲民間可以覺醒到甚麼程度了,以及歐洲有沒有具魄力的政治人物,帶領歐洲重新取得自主的力量。無論如何,連核電廠也轟炸了,仍然刺激不起有力量的反彈和抗議,反映歐洲的問題很嚴重。

上面是一些感受很深的觀察。以下談實戰之外的普京。

說俄羅斯及普京是戰鬥民族,只是其中一面。由俄烏開戰至今,看到了普京的政治智慧、手腕,以及論述能力。當前的實戰,固然對普京而言是出現了一些困難;不過實戰之外俄羅斯和美國,又是另一番光景。美國軍事力量上固然強到是宇宙級的,但道德力量大不如前。美國、澳洲軍人在中東虐殺平民,已瞞不了世人。也因此號召不了更多國家站在美國一邊。反觀俄羅斯普京,半年來非實戰層面的戰績相當不俗。在國際層面出牌還很有章法。舉例,九月下旬俄烏有大規模的戰俘交換,是俄羅斯釋放215人,烏克蘭釋放55人,以及第56人、是烏克蘭反對派領袖梅德韋丘克。

梅德韋丘克的身份已有很多報導,在此不贅言了。本文想提出另一個角度。就是促成此次戰俘交換的主力是土耳其和沙特。

梅德韋丘克是9月23日前後,由土耳其飛往俄羅斯。而沙特外交部在戰俘交換後就表示,10名外籍僱傭兵是在沙特王儲薩勒曼調解下才獲得俄羅斯釋放,當中2名英國人和1名摩洛哥人,都曾於6月被判死刑。

整個交換戰俘行動的商討過程保密功夫做到十足,事前沒有洩露半點風聲。結果一出來,立即成為國際大新聞。從外交層面解讀,俄羅斯此次給了土耳其和沙特面子。當前沙特王儲薩勒曼因記者卡舒吉被殺案跟美國有嫌隙。此次美歐希望沙特增產石油,沙特一直沒有積極配合。即是美國特朗普和拜登跟這位新王儲的關係不佳,可是俄羅斯跟他卻有商有量。

以下跟大家提一則你可能已經讀過的新聞。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的葬禮於9月19日在倫敦西敏寺大教堂舉行。當中有些國家是被邀請派代表出席的,例如沙特。不過,當沙特王儲薩勒曼到達英國倫敦後,立即收到英國刑事法院的禁制令,禁止他參加女皇的葬禮。沙特代表團一行,於是即時離開倫敦。此事有英國媒體證實,是真事。放在英女皇喪禮,以及大歐美主義的傳媒角度,沙特王儲被羞辱、立即飛走是一則小新聞。不過,如果將這則新聞連同俄烏交換戰俘,俄羅斯給了沙特面子這一點上看,就會有另一番啟示。相信上述這些小事,在未來都會發揮一點作用,甚至是大作用。

文章收結前多談一件小事:仍然跟英女皇葬禮有關。英方對中國也做了小動作。中國同樣是受邀出席國。英女皇的葬禮,程序包括在英國議會的大廳進行瞻仰儀式。英國議會此政治機制一度想禁止中國代表團進入議會,在喪禮上搞小動作。直至喪禮前一晚才改變態度。

瞻仰儀式當天,王岐山及另外三位代表很快便完成瞻仰儀式,期間他們載了白色、印有紅色中國國旗的口罩。在沒有人戴口罩的環境下顯得特別鮮明觸目。出席葬禮不戴口罩的政要,包括歐洲現時唯一在位的女王、82歲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她回國後證實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是她第二度感疫。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