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通脹率創新高 加息壓力大

意大利羅馬一家餐館的玻璃窗上懸挂著一個充氣人偶,身前的紙牌上寫著醒目的「賬單已到!」字樣。

歐盟統計局當地時間9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9月通貨膨脹率達到10%,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9月歐元區能源價格同比上漲40.8%,是推高通脹的主要原因。食品價格上漲11.8%,高於8月的10.6%。路透社稱,部分歐盟國家正在經歷70年來最快的物價上漲。據《紐約時報》報道,歐洲央行一直在積極加息,以期阻止通脹在整個歐元區蔓延。儘管有引發經濟衰退的風險,但歷史性的通脹水平勢必將加大歐洲央行繼續加息的可能性。市場預料,歐元區存款利率將由目前的0.75厘升至今年底的約2厘,明年春季升至3厘左右後才會趨於平穩。

美聯局加息以來,不少人形容美國在打逆向貨幣戰爭,將通脹壓力輸出外國。這種說法是按著國際經貿的層面來說。從國內經濟治理的角度看,各國的央行更似是被政府挾持,要扭曲操作貨幣政策以為其善後。這種做法可取抑或會引起更大問題,英國和日本的例子已經說明。

以日本為例,自2010年代中期實行安倍經濟學以後,貨幣政策長期處於超寬鬆狀態。即使今年美國聯儲局等央行轉向貨幣緊縮,日本央行仍然繼續寬鬆,打擊日圓匯率。之所以不跟大隊,很大原因是日本長期奉行現代貨幣理論,放縱預算赤字令國債水平升高,現在已接近GDP的200%。一旦加息將大幅提升利息支出,有可能令預算崩潰,引起國債拋售潮或貨幣再度貶值。

英國的情況大同小異。英鎊在2016年脫歐公投以後已受到重創,未曾回到脫歐前的水平。上周卓慧思政府推出英國半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方案,不單向富人傾斜,更加重政府的財政壓力。市場聞訊拋售英鎊及英國國債,英鎊兌美元匯率一度跌破1985年的歷史低位,連國際貨幣基金及美國商務部都直指這並非應對通脹的好方法。英國央行雖然買入國債,暫時止住了拋售潮,但卓慧思政府一意孤行地減稅,恐怕英鎊匯價也難以穩住。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