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敦煌考古 不是誰都行

(孫建清 中國)

今年「考公」報名人數突破200萬,報名比例達到68:1,但是對於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來說,近幾年招聘崗位不減反增卻少有考公人問津,崗位也總是空缺。在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面前,編制並沒有太大吸引力。面對這樣的現狀,敦煌研究院也無可奈何。

去敦煌,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夢。正如作家葉文玲在《此生只為守敦煌:常書鴻傳》一書的後記中所言:「在面對敦煌的492個洞窟、2000座彩塑、45000平方米壁畫時,你沒法不心靈震顫。在深入地了解這位『守護神』的『九十春秋』後,你也沒法不為他的一生所歌哭所涕泣。」

但是,旅遊是一回事,在敦煌一輩子從事考古研究又是另一回事。短暫的逗留,當然可以心情放鬆愉悅地欣賞到敦煌壁畫美,感受飛天的氣勢,如果長期在這裡工作生活,你願意永遠待在「大漠孤煙直」的地方嗎?恐怕就要打一個問號?來自敦煌的訊息證明,儘管是正式事業編制,但是研究院卻無人問津。這就表明,在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面前,編制並沒有太大吸引力。

敦煌招不到人,可以追溯的原因很多,從大的環境方面說,這個考古專業本身人數有限,高層次人才緊缺,從研究院來說,招考的條件比較苛刻,要求是雙一流和八大美術院校的碩士畢業,無疑這就大大限制了招考。當然,上述原因不是主要的,最關鍵的是,敦煌的地理和自然條件導致很多人望而卻步。這才問題的癥結。敦煌考古招考讓人想起此生只為守敦煌的常書鴻。這位出生在西湖邊的藝術家,早年留學法國,因畫功成名就。但就在事業、生活雙豐收之際,他邂逅了遠在中國的千年文化寶地——敦煌,人生之路也從此改變。

在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極其匱乏的物質條件下,選擇留在敦煌,沒有一點夢想,沒有甘於寂寞,恐怕是難以堅持下去的。幾十年過去,段文傑、樊錦詩、趙聲良……幾代莫高窟人接過「敦煌守護者」的使命棒,敦煌文物保護工作不再「危機重重」。

歸根結底,敦煌不是甚麼人都隨便可以去的,它需要的是必須有守護敦煌的決心和癡心。沒有這樣一種夢想,即使去了敦煌也會離開。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