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海洋垃圾 任重道遠

「KWAI號」從太平洋收集起廢棄漁網。

「KWAI號」船員在海上打撈廢棄漁網等漂浮垃圾。

「KWAI號」返航停靠蘇沙列圖港口後,「海洋航行中心」的創始人兼主席克勞莉(右)與到訪的副州長康伊蓮暢談。記者周子鈞攝

大家是否想過,將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垃圾丟棄後,它們去了何方?一部分也許被循環利用了,一部分也許被填埋了,而可能讓很多人驚訝的是,有很大一部分都被排到了大海裡,隨著洋流的運動在茫茫大海上漂浮,最終聚集在太平洋某些洋流匯聚的地點。

為了清理這些漂浮在海洋上的垃圾,非牟利組織「海洋航行中心」(Ocean Voyages Institute)派出雙桅橫帆貨船「KWAI號」,清理蒐集太平洋上漂浮的垃圾,最新一次旅程長達45天,6月從夏威夷檀香山出發,7月27日停靠在太平洋邊的北灣知名旅遊小鎮蘇沙列圖(Salsalito)結束行程,總共收集到96噸海洋垃圾。

總部位於蘇沙列圖的「海洋航行中心」於1979年由一批海員、教育家和環保人士創立,致力於給全球青年提供航海訓練及相關的教育課程,32年來為高中生設立海洋生物學課程。該組織從2009年起啟動「海星」(Kaisei)計劃,專注於清理海上垃圾,呼籲大眾關心蔓延全球的海洋垃圾問題。

「海洋航行中心」還是多學科的科研組織「FloatEco」的一員。「FloatEco」意為「漂浮的海洋生態系統」,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資助,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在開放的海洋環境中海洋塑料垃圾漂浮的動態情況,包括各種洋流帶動漂浮垃圾飄到不同的地方等。為了完成這個任務,「FloatEco」匯集海洋學、生物學等7種學科的專家團隊,對漂浮垃圾展開研究,「海洋航行中心」的工作就是其中關鍵一環,已三次發起到北太平洋環流系統的科研探查、組建研討如何收集海洋垃圾的智囊團等。

塑料垃圾危害無窮

「海洋航行中心」的創始人兼主席克勞莉(Mary Crowley)指出,在海洋中飄浮的垃圾大都為塑料垃圾以及漁網殘渣等,「這些塑料垃圾不可降解,會在海洋中存在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久,給海洋的生態帶來破壞。」她解釋,海洋生物經常會誤食塑料垃圾,而人類再去食用海洋生物,這些垃圾的殘留就轉移到了人類身上。

「FloatEco」的研究還表明,漂浮在海洋上的塑料垃圾除了造成環境污染、影響當地的海洋生物生態外,還會帶來其他危害生態系統的問題,比如造成物種入侵。大洋中的塑料垃圾在漂浮過程中會帶走起源地的一部分海洋藻類、動物和微生物,這些海洋生物以這種「搭便車」的方式漂洋過海,最終可能被帶到離原生範圍非常遙遠的地方,有可能造成物種入侵,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打破當地的食物鏈平衡。

據「海洋航行中心」提供的信息顯示,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的塑料,多數為一次性塑料,而只有少於5%的塑料確實獲得循環利用。如此龐大的廢棄塑料量,清理海洋垃圾再利用曾被視為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海洋航行中心」的「海星」計劃嘗試使用現有科技,把收集到的海洋垃圾「祛毒」(detoxify)並重新造成燃料等有用的物品。

太平洋大垃圾帶

「海洋航行中心」指出,太平洋上有一個區域叫做「北太平洋環流帶」(North Pacific Gyre),位於美國與亞洲之間,是由四種洋流組成的環流帶,這些洋流匯聚後形成漩渦,把周邊海洋的成千上萬的漂浮垃圾匯聚起來,在海洋上旋轉,成為一處極其廣闊、密集和多樣化的海洋垃圾場,對航行經過該區域的船隻和船員,對當地的海洋生物和生態環境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全球有11處這樣大型的洋流環流帶,其中北太平洋環流的垃圾污染量是最大的,因此「北太平洋環流帶」還有個別名叫「太平洋大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另外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洋垃圾污染情況同樣非常嚴重。

克勞莉表示,「北太平洋環流帶」區域面積龐大,為執行收集漂浮垃圾工作,需要分析洋流走向來判斷具體方向。「海洋航行中心」使用「FloatEco」所研發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跟蹤海洋中的大型塑料垃圾。「FloatEco」中來自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華盛頓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合作開發了海洋漂流儀等儀器,把這些儀器所積累的數據與海洋學和天氣數據相結合,建立起漂浮垃圾運動的預測模型,對海洋中漂浮垃圾聚集的「熱點」的大小和位置能有更精確的估計,為「海洋航行中心」的清理垃圾航行帶來更清晰有效的任務規劃。

據克勞莉介紹,執行最新航海收集塑料垃圾任務的貨船「KWAI號」身長130英尺,由北太平洋的群島國家馬紹爾群島政府擁有,因此船上掛的正是該國國旗。馬紹爾群島政府希望「KWAI號」能達到在2025年之前減少30%碳足跡的可持續計劃目標。克勞莉稱,該國政府深知海洋垃圾的危害,以及一個乾淨的海洋的重要性,因此願意提供「KWAI號」給「海洋航行中心」使用出航執行任務。

當「KWAI號」結束航程後,獲附近的陸軍工程兵團協助提供「浣熊號」(Raccoon)貨船幫助卸貨,裝載的起重機把一袋一袋的漂流垃圾從「KWAI號」轉移到「浣熊號」,再起重轉移到岸上的大貨車內統一運走。克勞莉解釋,運走的垃圾一部分會帶去博物館展覽,一部分會運去相關公司重新利用製造建築材料、家具等。

克勞莉稱,這是「KWAI號」第四次出航清理海洋,「前幾次都是從檀香山出發,又在檀香山結束。這次是第一次從檀香山出發,一路來到加州才結束,因為近期的洋流運動,一些垃圾擴散的區域變廣了,所以我們也要提升每一次航行的規模。」

她說,除了「KWAI號」出航外,該組織還使用其他較小的船出航過15餘次執行同類任務。「我們是從2009年開始,帶了很多科學家和工程師到海上。但當時的規模不大,我們一次可能只能帶回10噸垃圾左右。現在我們的船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大概100噸了。」克勞莉提到上次出航是2020年的兩次航行,總共帶回170噸,此次「KWAI號」則帶回96噸海上垃圾。

收集垃圾 數據很重要

「海洋航行中心」首次清理垃圾航行於2009年舉行,出動的帆船名為「海星號」(Kaisei),該項清理海洋計劃由此得名。「海星號」分別於2009、2010和2012年三次前往北太平洋環流帶的科研探索,其成果對後續垃圾收集設備原型的開發和測試都帶來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海星號」的科研成果確定了需要收集的目標海洋垃圾種類,分別為「鬼網」(即廢棄漁網)、消費者塑料漂浮垃圾(洗衣液瓶子、飲料箱、汽車擋板等)、小型塑料碎片(牙刷、兒童玩具、被碾碎的塑料垃圾等)、微型塑料垃圾(微小的塑料顆粒)等等。總結了海洋漂浮垃圾的不同類型後,「海洋航行中心」的海洋垃圾收集智囊團分門別類地為這些垃圾制定了回收計劃,為此後「KWAI號」海上清理航行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KWAI號」返航當天,加州副州長康伊蓮(Eleni Kounalakis)到場,在船長麥克萊恩(Locky MacLean)的帶領下,上船查看收集到的各種漂流垃圾,她拿起一個裝著幾個廢棄牙刷的玻璃罐感歎:「大家覺得我們用完的牙刷都去到哪裡了,原來全都去到太平洋『垃圾場』上了。實在是太糟糕了,我們要更努力工作,阻止這樣的事繼續發生。」

她還在垃圾中拾起一個小花灑頭說,「我要把它帶回家,放在辦公桌上提醒我,不能讓我們使用的這些東西最終跑到大海上造成污染。」她形容「海洋航行中心」的各位工作人員為英雄,「為了我們,特地跑到海洋上把這些垃圾撈出來,帶回來更妥善地處理。」

船長麥克萊恩提到,船員中有很多亞太裔,大家都一心支持出航清理海洋垃圾,「是為了我們們的孩子,為了讓他們能享受到健康的海洋所帶來的好處。」克勞莉形容海洋是地球的「碧藍之心」,麥克萊恩也說,海洋覆蓋了地球二分之一的表面,是人類維生系統的主要構成部分,「海洋可以吸收我們的碳排放,生成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不應該把海洋的好處當做理所當然。」

未來的清理垃圾航行還將繼續,克勞莉說,衷心期盼有一天能在航行中看到碧藍的海洋不再出現垃圾污染。

【本版圖片除註明外,由海洋航行中心提供】文/記者周子鈞

星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