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移勢遷 歐佩克壓力下的抉擇

今年全球油價巨幅震盪,歐佩克(又稱「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能否增產緩解市場上的需求,以降低油價,從升斗小民、工商企業到政府領袖均頗為關切,不過連日來主客觀的情勢發展下來看,即使受到各方壓力,歐佩克對於產能似乎比過去更有定見。

高盛集團認為,歐美國家一方面對俄羅斯實施能源制裁,另方面又希望包括俄國在內的歐佩克增產,無異是矛盾的。即使美歐國家軟硬兼施,但沙特的反應是宣布九月起,每天僅增加百分之零點一(十萬桶)石油產量;沙特鑑於未來兩年的供給仍然緊張,因此又宣布,九月起售予亞洲買家的油價漲至史無前例的高價,顯示沙特無意主動配合西方國家的需要大幅增產,這其中夾雜著近因與遠因。

歐佩克甫上任的秘書長海薩姆阿爾蓋斯在談到近期的油價上漲問題時認為,目前由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擔心需求減少,油價已經回落。長期來看,最重要的因素將是鑽探、勘探和生產領域持續缺乏投資。至於俄羅斯的會員國地位對於歐佩克協定的成功相當重要,這也表明油盟不會起內訌的立場,至少不會與俄羅斯對立。

擔任沙國石油部長顧問數十年的穆哈納最近出版了回憶錄《石油領袖》,他從油國的視角來觀察全球石油事務。回憶錄中揭露了油國對美國中東政策的複雜感受。去年美方初上任的能源部部長與石油部長初次會面,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和氣候問題上,不顧國際石油市場的現實,結果雙方不歡而散。一年過去了,供需條件逆轉,油國掌握主動權後,只會作更為務實的考量。

歐佩克的賣方市場地位,仍會鞏固一段時日。二○二二年的能源危機顯示,可再生能源經過多年扶持,仍然脆弱得無法解決突發需求;尤其是極端氣候下,美國各州的可再生能源一再暴露出關鍵時刻發不了電的窘境,至少目前的技術無法解決各種不同變數的嚴格考驗。

美國民眾今年加油時,心情與油價均如同過山車高低起伏不定,對弱勢及低收入群體打擊尤其深。雖然汽油的平均價格已自六月中的最高峰,至少連續七週下跌,但主要原因是美聯儲抗通脹加息,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加上高價油令民眾吃不消,自動緊縮使用,至於民意對於未來的能源政策是否出現改變,相信處於微妙的時刻。

回顧油價歷史,二○○八年油價狂飆到歷史新高時,沙特石油部組建了一個團隊來保護消費者和沙特王國免受高油價的影響,當時還宣稱「狂飆的油價對沙特不利,尤其是從長遠來看。」這番話聽起來四平八穩冠冕堂皇,但經過十幾年現實的擠壓之後,實際作法似乎已經改變。今年夏天油價觸及每桶一百二十美元,沙特及其歐佩克成員國的表現似乎仍不為所用,就是時移勢遷的例證。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