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影響病原體 人類傳染病近6成惡化

威大全球健康研究所研究發現,洪水、熱浪和乾旱等氣候災害,已導致人類近60%已知的傳染病惡化。圖為印尼蘇門答臘的工人用滅蚊霧熏控制登革熱病。美聯社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 Madison)的最新研究發現,隨著洪水、熱浪、乾旱等極端氣候日趨頻繁,58%人類已知的傳染病正越來越具威脅,其中包括瘧疾、霍亂等,總數超過200餘種疾病。

美聯社報道,威大全球健康研究所(Global Health Institute)的主管帕茨(Jonathan Patz)表示,其團隊整理醫學文獻後,發現在人類已知的370多種傳染病中,近220種都正加緊肆虐。研究人員分析哮喘、過敏、動物咬傷等290種非傳染疾病後,也發現當中的200多種正在惡化,只有9種的威脅正在消退,50多種情況仍需觀察。

醫學界一直相信,疾病與氣候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次研究明確展示了具體影響。率領撰寫報告的夏威夷大學氣候數據專家莫拉(Camilo Mora)強調,這次研究不是預測人類疾病的病例,只是披露「已經發生的事情」。莫拉舉例說,自己在哥倫比亞郊區的住所大約5年前被水淹沒,導致他感染了經蚊子傳播的病毒性疾病「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直到現在仍會關節疼痛。在另一宗例子中,由於氣候變暖導致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融解,1頭數十年前死於炭疽病的馴鹿屍體再次暴露,當地小孩接觸後染病,甚至將炭疽病傳給其他人。

莫拉表示,展開這次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新冠病毒與氣候災害是否有關,目前的結論是沒有必然聯繫,如果貧困地區出現極端高溫時,人們可能在陰涼處聚集,繼而導致傳染風險增加,相反同樣地區降下暴雨時,人們會留在家中避免彼此接觸,病毒傳播的情況便會減少。

喬治亞州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傳染病專家里奧(Carlos del Rio)表示,這次研究的結果令人不寒而慄,證明氣候變化會對病原體造成巨大影響,也反映醫學界需要共同努力,防止氣候變化引發公共衛生災難。

華盛頓大學的氣候及公共衛生專家埃比(Kristie Ebi)則說,全球繼續使用化石能源,毫無疑問將令氣候變化更加頻繁和極端,但她認為氣候和健康之間未必有因果關係。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