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絲萬縷緊連 如何審度互制肘

美中在多個領域競爭,近期,美國連連祭出數項措施,針對芯片供應鏈。美中貿易戰再次升級,對兩國科技發展及芯片供應鏈上的多國及地區都將造成不小影響。

經過一年多的辯論,芯片法案日前通過美國參眾兩院表決,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成法。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該法案其中有項「十年條款」,即獲得補貼的業者,十年內將不得於大陸或其他不友善國家建廠。美國財經媒體分析指出,此法案勢必升高美國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而且限制英特爾及台積電等公司在大陸增產先進芯片,實際上將失去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的成長機會。

事實上,美國針對芯片供應鏈的法案陸續有來。消息指,美國考慮收緊對中國芯片製造商的出口,禁止對行業領頭羊「長江存儲科技」出口用於製造先進NAND快閃記憶體芯片的設備,以阻止中國半導體產業進步,及保護美國公司。

此外,拜登政府還打算禁止半導體開發必須的特定類型設計軟件出口。管理和預算辦公室正在審查有關限制措施,勢將於未來數周內實施。目標是禁止向開發人工智能應用的中國內地企業,出售有關設計工具。

這些舉措的目的都是旨在重振美國本土芯片產業,利用補貼吸引半導體企業在美國設廠,提高美晶圓產能,減低因過分仰賴亞洲國家而出現「芯片斷供」風險。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遏制中國芯片業發展,希望藉此拖慢中國經濟發展,爭取時間讓美國重建半導體產業競爭力。這仍是延續拜登政府一貫的思路,早前,拜登亞洲行在經貿方面的動作就是希望能聯合盟友與中國脫鉤。

但在過去「全球化」的影響,各國互通有無,全球大分工,產業鏈全球化,早就千絲萬縷緊連。拜登希望與中國脫鉤的做法,,打斷原先已建立好的全球產業鏈,恐會帶來連串效應。

中國是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去年佔全球銷售額三分一,是任何芯片廠都不願失去的重要市場。獲得美國芯片法案補助資金的半導體公司,必須承諾不會在中國大陸或俄羅斯等國擴大生產部分型號的芯片。

預計此項芯片法案,大部分資金將用於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這些公司都準備在美國建設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芯片製造設施。但是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數據顯示,在美國設立一家芯片廠並營運十年的成本,遠比在大陸高五成,也比在台灣、韓國、新加坡高三成。

事實上,英特爾在二○二一年底就希望增加在大陸的產量計劃,但被白宮拒絕,英特爾最終將其位在大連的晶圓廠出售給韓國的SK海力士,英特爾目前在大陸仍有芯片封裝和測試設施。至於台積電方面,其位在大陸南京的工廠則生產二十八奈米和十六奈米芯片,也被美國芯片法案波及。

美國在芯片方面的連串動作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同時亦會衝擊本已脆弱的供應鏈,令涉及芯片的產品價格高企。芯片是全球密切合作、科學分工的產業,美國打壓中國,勢必影響全球芯片產業正常發展。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