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39大道遊民所勢在必行 亞平會共同總監孫慧君突請辭獲批

即將離任的共同總監孫慧君。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法拉盛39大道遊民所即將簽約,就在計劃步向落實之際,亞洲人平等會共同總監孫慧君已於2月向董事局請辭,在再三挽留下,她決定待計劃進一步穩定後,將於7月底正式離開亞平會,俞思亮暫成唯一總監,並對總監一職持開放及彈性態度,此一變化對遊民所計劃會否生變,仍是未知之數。孫慧君强調,她的離開是個非常艱難的個人抉擇。

孫慧君是兩子女在職母親,女兒14歲兒子10歲,其父去世已14年,由於各種原因,父女長期沒有說話成為她對父親的遺憾。遊民計劃推進才數月,去年底,她的一個十分年輕近親猝逝,對她衝擊甚大,又見到子女因為疫情受到精神困擾,幾經掙扎,她在2月向董事會請辭,董事主席譚潔華夾雜著震驚和失望,因為去年底大家才在檢視著亞平會如何在疫情後的未來路向,但家人的猝逝令她不想錯失陪伴步入少年期的子女,留下像父親的遺憾,在再三挽留下,她最後待遊民所計劃落實後,7月29日離開工作了6年的亞平會。
俞思亮將成唯一總監,他表示,亞平會總監工作繁重,除服務,小商業及房屋外,還有各種不同類型房屋的技術維修,孫慧君離職後,他肩負重任,他自言不是個野心勃勃的人,「對於任總監、再有沒有共同總監,甚至有其他人取代我做總監我都可以接受,因為我感興趣是亞平會的工作而不是頭銜。」哈佛大學優異畢業的俞思亮一直被讚許,若他在主流可賺取的薪水比亞平會高出多倍。
孫慧君及俞思亮表示,法拉盛會址其實有比1千6百萬更高的買主,若單為價高者得又解決空置的頭痛,價高無疑是個自然而然的選擇,但亞平會在社區有其特殊的使命,在權衡金錢及使命之間,他們最終賣給市府並與遊民局合作,亞平會不想因為金錢,讓那塊地成了另一間豪華公寓或酒店,最終成為社區走向貴族化的推手,違反了亞平會的宗旨,「因為拒絕或冷對社區最弱勢無助者本身就是錯誤,也違反了當年成立亞平會的使命。因此我們寧願接受捱駡及誤解,也不想把需要求助的人推向深淵。」

 
董事成員全力支持遊民所計劃

 
兩人强調,遊民所計劃獲董事成員全力支持,而造成社區激烈反彈,完全來自市遊民局(DHS)處理不當,亞平會與聯邦房屋部(HPD)有長期合作,這是首次與DHS合作,對於DHS做事手法,俞思亮也不敢苟同,他說,亞平會原計劃去年11月在各民選官員的支持下在第七社區委員進行公布及聽政,一如其他計劃從社區委員開始讓民眾加入意見,讓計劃逐步曝光,可是DHS因為全市遊民泛濫成了眾矢之的,也因為白思豪及亞當斯市長交接之中官員去留成混亂一片,DHS堅持所有計劃外展工作的主權由他們主導,由於遊民計劃獲特別行政令可以跳過各種官僚公聽,終於被誤解成「黑箱作業」的污名。「我慘被人肉搜索及人身攻擊,我曾為此與DHS抱怨,然而DHS只在乎計劃,而不太在乎社區指責,因為他們已習慣被攻擊,亞平會就成了代罪羊,如果可以重來,亞平會肯定不會全權由DHS處理。」俞思亮說。然而兩人也沒有在社區一片叫囂中挺身而出為自己申冤,「與其花時間在無邊無際的社交媒體上解釋或申辯,不如讓工作成績自身說話。」孫慧君說。
兩人說,法拉盛走向了高檔化,弱勢社群難以立足,亞平會的宗旨從來都是以住客權益為主,中途宿舍其實也是對基層民眾的一種房屋服務,社區不必要那麼抗拒。然而計劃不被社區買帳,亞平會的被動與聽話造成計劃的連串風波,甚至變成對敵局面。

 
過去兩年現金周轉出問題

 
俞思亮承認亞平會在過去兩年現金周轉出問題,一是市府刪減了他們30%的經費,二是因為疫情關係,政府的報銷(reimburse)需比從前更長時間才獲補償,這並不是亞平會個別問題,而是所有非牟利服務機構在疫情期都有資金周轉(cash flow)的狀況,在不動產的物業上,他說亞平會財務狀況沒有問題,在近日州議會前所未有向亞裔社區撥出2千萬中,亞平會獲得了1 百萬,「我們不奢求,1百萬用在服務上是巨額,社區很多機構都需要經費,這1百萬我們很滿足。」俞思亮說。
至於工會,兩人表示全由員工自發組織,沒有反對也沒有參與,不過,他們支持工會理念,並且在員工追求理念中亞平會全體員工福利提升。
兩人承認處事過於低調,不似從前,社區大小火災亞平會率先出面安置,最近華埠茂比利街燒死一對母子,且林市果廣場通天大火,亞平會並沒有像過往積極參與,孫慧君說,其實亞平會已分別協助了小商戶及住客,只按著受害者要求不想曝光而已。
他們說,走過了48年的亞平會並不容易,選擇不忘初衷為弱勢服務不一定得到認同,他們也無法改變他人的思想,「Let our work speaks for ourself (讓工作本身為我們說話),你可以批評,但我們的工作是一個證明,希望時間能改變人們的看法。」說到這裡,記者充分感到兩人擇善固執,矢志不移的情懷。

另一總監俞思亮仍留任。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