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克星頓華協科學沙龍30日舉辦 與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博士探索宇宙

主題講座活動海報。主辦方供圖

本報記者溫友平報道

由萊克星頓華協組織舉辦的科學沙龍活動將於30日美東時間晚上7:30-8:30通過ZOOM線上舉辦,屆時諾貝爾獎得主、國際著名的粒子物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更是萊克星頓鎮居民的丁肇中博士將作宇宙主題講座,廣大聽眾可參與這次活動,聆聽丁丁肇中教授的科學發現、探討宇宙的構成和起源,從而感知宇宙的奧秘!
萊克星頓華協組織這次科學沙龍活動,是在萊克星頓華協組織《尋找與分享亞裔人物》活動的成果。其中,一位就讀萊克星頓高中十一年級的同學就選擇了丁肇中教授這位傑出的人物,畫出丁肇中教授的肖像畫並寫出推薦閱讀丁肇中教授事跡的心聲。但是當時這位學生並不知道這傑出科學家就住在萊克星頓鎮,離自己是那麽近。因此這位學生及其家長,乃至社區的華裔居民均對這次活動充滿期盼。
這位學生家長介紹說,以前在兒子的眼裡,作為科學家,丁肇中教授是遙遠的,也是模糊的。而通過這次了解和畫像,尤其知道丁教授也住在萊克星頓,他的形象從⼀⽚模糊變得逐漸清晰起來,以前遙不可及的科學家似乎離得近些了。
據介紹,由於發現J粒子,丁肇中教授與伯頓·里希特(Burton Richter)共享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丁教授領導著國際空間站上的阿爾法磁譜儀(AMS)實驗,探尋反物質的存在、暗物質的起源和宇宙射線的特性。
丁肇中教授是第一位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用中文演講的華裔。為此,為了更好用中文提問與交流,這次科學沙龍主辦方通過向萊克星頓等華人社區徵集中文問題(現已截止),將通過社區投票選出最有意思的兩個問題,代表華人社區在活動時和他進行探討。
丁肇中教授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Ann Arbor, Michigan。祖籍中國山東日照。丁肇中教授出生後兩個月,他的父母帶著繈褓中的他,回國參加抗日。
1949年,他隨父母去台灣。從那時起,丁肇中教授才開始得到穩定的學習環境。1956年,20歲的丁肇中,僅帶著100美元,進入密歇根大學。三年後丁肇中教授獲數學和物理雙學位。1962年丁肇中教授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丁肇中教授先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5年春天到美國到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擔任講師。在哥倫比亞的時候,當時一個重要實驗是發現電子是有體積的,這並不符合理論預測。
丁肇中教授想用自己的方法重新測量。1966年丁肇中教授離開哥倫比亞大學到德國漢堡的電子同步加速器(DESY),用他的方法測量電子的體積,證明過去的實驗結果並不正確,電子是沒有體積的。丁肇中教授後來總結的時候說,不要迷信專家的結論。
1969年丁肇中教授加入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系。當時絕大部分物理學家認為三種誇克已經能夠解釋所有的現象了。但是丁肇中教授根據他的觀察,認為用更加精確地測量方法將會有新的發現。
1972年,丁肇中教授終得到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的支持。他的交替梯度同步加速器達到百億分之一的精度。兩年後,丁肇中教授發現一種新的粒子,J粒子。無獨有偶,這枚神奇粒子幾乎同時被美國科學家里希特找到,取名ψ粒子。兩位科學家的結果在當年11月美國《物理評論》發表,推翻粒子物理「3個誇克」理論,國際物理學界稱11月革命,丁肇中和里希特同站在1976年諾貝爾物理獎領獎台。
丁肇中教授是首位用中文在頒獎典禮發表演講的科學家。這個發現意味著第四種誇克的存在。後來人們又發現第五種,第六種誇克。
談到尋找J粒子需達到一百億分之一的分辨率時,丁肇中說,在我做尋找新粒子的實驗尚未成功之時,人們說我是傻子,因為成功的可能性極小。但當我找到新粒子的時候,人們又說我是天才——其實,傻子與天才之間只有一步之遙。要永遠對自己充滿信心,做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