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攜手 馴服社交網猛獸

國會月初就臉書(Facebook)內部文件披露旗下照片程式Instagram的多個問題舉行聽證,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爆料人暨公司前產品經理霍根(Frances Haugen)所提供的文件揭露臉書如何危害青少年健康,消息加劇民眾對這款流行應用程序的擔憂。

「在Instagram上被欺負的孩子們所面臨的霸凌,也會跟隨他們回家」,豪根如是說,「那些霸凌孩子的人,往往是他們熟悉的朋友和在乎的人,這對他們而言很殘忍。」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保護孩子呢?專家表示,開放溝通渠道、打破年齡限制以及必要時的活動監控是父母可以採取的一些措施來幫助孩子應對社交媒體的危險,同時也應該繼續允許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與同齡人聊天。

登記門檻會提至17歲嗎?

規定孩子在13歲或以上才可以使用Instagram和其他社交媒體程序,是源於在2000年生效的《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其目標是通過要求網站和在線服務披露明確的隱私政策,並在收集孩子的個人信息之前,需要徵得父母的同意來保護孩子的在線隱私。

為了遵守規定,社交媒體公司通常禁止13歲以下的兒童註冊(儘管有廣泛記錄表明,無論是否得到父母許可,孩子們無論如何都可以註冊)。

然而,幻變的時代令在線隱私不再是孩子上網的唯一問題。欺凌、騷擾比比皆是,如臉書自身的研究表明那樣,孩子出現飲食失調、自殺念頭或更糟的情況的風險也在增加。

霍根在證詞中,建議將註冊的限制年齡提高到16歲甚至18歲,但從政府到社交媒體公司都無動於衷。

然而,非營利組織「共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的社交媒體專家艾加斯瑪(Christine Elgersma)指出,「開發人員需要開始以孩子為中心構建應用程序。」

溝通、溝通、再溝通

艾加斯瑪建議父母在孩子長大到可以上網之前,就應與他們一起瀏覽社交媒體,並就他們看到的內容進行公開討論。如果朋友要求孩子將照片發送給他們,孩子應該如何應對呢?或者,當他們看到一篇文章感到非常憤怒,他們是否應該立即分享?

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帶著好奇心和興趣去接近他們。

「如果直接問孩子他們在Instagram做什麼,或者問他們的朋友在做什麼,也許家長會得到失望的答案。這個時候,不妨嘗試一下改變溝通的方式,例如說,『嘿,我聽說這個網紅真的很受歡迎』等,那麼即使孩子在翻白眼,也可能是一扇溝通的窗戶。」

推動減少兒童上網時間的非牟利組織「Fairplay」主管羅傑斯(Jean Rogers)則表示,如果孩子在長時間玩電腦,不要說「關掉它」之類的說話,因為這樣「不尊重人」。相反,羅傑斯建議家長可以關心一下孩子在手機上做什麼,看看他們是否願意分享。

艾加斯瑪表示,與其和孩子發生不愉快的交流,不如一起觀看《社交困境》(The Social Dilemma)這類紀錄片,共同探索社交媒體的算法、黑暗模式以及其如何利用多巴胺反饋實現循環等,也可以和他們一起閱讀臉書和抖音(TikTok)如何賺錢之類的文章,從溝通之中獲取共識。

家長設置限制

羅傑斯還稱,大多數父母會發現,睡前沒收孩子手機奏效。因為孩子即使試圖偷回手機,往往不能成功,所以可以切斷其與屏幕的接觸時間。但作為父母也應該以身作則。如果一定要使用電話,應該告訴孩子自己是在查看郵件、查找食譜或者是在支付賬單,而不是漫無目的地瀏覽Instagram等網站。而且,還要告訴孩子,何時不再看手機。這樣,他們才能心悅誠服地接受家長的意見。

家長不能單打獨鬥

很多家長也許已經意識到,這並非一場公平的戰役。聖荷西州大(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研究數據危害的教育學教授馬拉奇(Roxana Marachi)表示,像Instagram這樣的社交媒體程式旨在讓人上癮,如果沒有新的法律來規範科技公司應該如何使用用家數據以及調整其推送有害內容,那麼父母可以做的就很有限。

生活